PET-CT 检查单天天开,这 12 个问题你能答上来吗?

时间:2022-04-29

随着全球老龄化日益加剧,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提升,阿尔兹海默氏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, 即AD, 别称:老年痴呆症)困扰着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人口。作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阿尔兹海默氏症在临床上以记忆障碍、失语、失用、失认、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。

经过几十年的研究,AD的发病机制与Ab淀粉样蛋白沉积、tau蛋白神经纤维缠结、神经炎性机制学说、神经血管受损学说、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。然而,目前还没有能治愈AD的有效手段,大多数诊疗方案以改善患者衰退的认知能力为主,但依然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,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病情恶化的趋势。

近年来,随着PET/CT技术的发展,开发新型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靶向型药物,对于开展AD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积极意义。

截止2020年10月,FDA批准的正电子类诊断药物共13种(如表1所示),其中18F标记的7种,Fluorine-18 florbetapir (AmyvidTM)、Fluorine-18 flutemetamol (VizamylTM)、Fluorine-18 florbetaben (NeuraceqTM)三种药物可用于评估认知障碍者的b-淀粉样蛋白神经炎性斑块,这些患者有可能发展为AD或其他认知障碍疾病。因此,如何靶向Ab蛋白并有效抑制Ab沉淀的形成已成为AD诊疗的研究热点。

研究表明,b-淀粉样蛋白是形成AD和其他认知下降的主要原因。神经炎性斑块,又称淀粉样斑块,是脑细胞和b-淀粉样蛋白的异常聚集物(图1)。当静脉给药后,药物可穿越血脑屏障并与b-淀粉样蛋白结合,PET/CT系统可根据放射性信号评估患者的颅内神经炎性斑块。

图1 Aβ沉淀引发神经毒性作用的示意图

目前,对认知功能下降原因的评估只能通过脑部活检或大脑尸检,以确定脑部b-淀粉样神经炎性斑块的大小。该类正电子造影剂可实现动态活体监测b-淀粉样神经炎性斑块,为A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提供辅助工具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20年10月20日,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批中心(CDE)最新公示,新旭医药创新产品tau蛋白PET/CT示踪剂18F-APN-1607注射液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。该产品利用患者脑部出现异常tau蛋白纤维缠结物质的特点进行定位诊断和评估,拟用于与tau蛋白病变相关的AD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认知障碍疾病的诊断和进展程度评估。

来源:中华核医学分会